中国孩子的数学能力是全宇宙第一,那是因为大量的题海战术和各种奥数补习班。那北美的孩子把中国孩子用来补课的时间用在哪里了?答案是读书和玩。曾经有位美国教育专家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课外阅读,得出结论: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和一个美国普通家庭为孩子提供阅读材料的经济能力大体相当,但是美国孩子的阅读量却是中国孩子的6倍。
今天仕桥国际跟大家分享一个书单 0-3岁 黑白书系列 在 早教专家的眼里,越早给小 宝宝看刺激大脑发育的书,就越会激发他们的潜能。0-6个月的 婴儿,黑白书就是最好的选择。Tana Hoban的White and Black 是北美孩子们的最爱。 认知启蒙书系列 这一套书是被孩子们翻烂了的认知书。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大,还有**纸板的,所以家长要帮着孩子翻看 Eric Carle 的儿童绘本系列 Eric Carle 是我最喜爱的儿童绘画本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无论是孩子小的时候还是长大了,都是百读不厌。而且每个年龄段,在他的书里都能发掘出新的亮点。比如,这本《坏脾气的瓢虫》,珊珊姐姐最开始是被书里的图片吸引,后来又对故事情节感兴趣。今年和弟弟再读的时候,发现瓢虫花了半个小时才从鲸鱼的头飞到他的尾巴,足可见瓢虫的小和鲸鱼的大,而且侧面还教了孩子认钟表。 3-5岁 《贝贝熊》 这一套书最开始时是一对老夫妇写的,后来他们的孩子接班创作。我更喜欢老版本里面的故事和情节,但是不能否认新版里增加了很多紧跟时代的元素,比如打游戏问题、网瘾等问题。推荐大家买国内的中文译本,后面最后两页有英文原版的。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在 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都是孩子们成长时候会涉及到的。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面镜子,我时常感叹不能像熊妈妈那样温柔。这是一套亲子时间的最佳读物。 注:这套书也有对应的动画片,不失为孩子学习英语的好工具。 《你的水桶有多满》 这本书是教育孩子的一本优秀教材。我认为这也是一本给二胎家庭的优秀读物。书里讲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隐形的水桶,水桶满的时候我们就心情愉快。如果坏事情发生在我们头上,水桶里的水就会少,我们就会感觉难过。如果对别人做了不好的事情,不光自己的水桶里的水会少,对方的水也会少。珊珊姐姐读了这个故事后,会很准确的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有一次回国我带她去后海玩,一天下来,问她玩的如何,她告诉我出门的时候水桶是满的,回来的时候,水桶都空了,后海一点都不好玩,尤其是看见我吃爆肚张!她和弟弟闹别扭的时候,我们也会提醒她,注意一下大家的水桶里面是不是还有水。 《永远爱你》 我觉得这本书对大人的感动要远远超过几岁的小孩子,不过没关系,孩子终会长大的,他们也终会有做父母的一天。那时当他们再读这本书给自己的孩子听时,他们对母爱、父爱的本质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理解的。所以这是一个播种爱的种子的书。 学前儿童及低年级小朋友 Mo Willems系列 孩子刚开始认字的时候,就要激发他的兴趣。这套书能够笑到让你喷饭,但也简单到孩子能够自主阅读。里面的配字都很大,适合孩子阅读。 《神奇书屋》&《神奇校车》 上面的两个系列都是老师在学校里让学生读的书。都是瞬间穿越到某一个历史时期或是地方的书。左边的Magic Tree House 《神奇书屋》系列,有夹带些文学作品的味道,作者的笔法细腻,读起来很上口。右边的这个Magic School Bus 《神奇校车》注重的是事实,科学性强。我个人比较喜欢《神奇书屋》,作者写的文笔非常好。 北美孩子们喜欢的。作者叫做Dav Pilkey,这位作者患有多动症和阅读障碍。他上小学的时候经常被老师拉出来一个桌子,在走廊里学习。他那个时候开始涂鸦,老师还曾经耻笑过他。Dav的书里尊重小读者的天性,故事生动,引人入胜而且非常搞笑。 《夏洛特的网》 这个故事感人泪下,而且作者的文笔真是好的没话说。这本书被誉为儿童文学的经典名著。 小学高年级读物 《绿野仙踪》 这是一个有关于勇气、善良和历险的故事。配合着电影一起看会更好。 纳尼亚传奇系列 这套书是英美儿童奇幻文学登峰造极的经典著作。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本书里面带有一些宗教色彩,用很多比喻和暗喻的方法给读者讲圣经的故事,宣扬宗教的伟大和基督徒的虔诚。这个适合10几岁左右的读者。也有一部电影和这本书对应。 驯龙记系列 整套系列非常贴近儿童生活和心理状态,有冒险有鸡汤。非常适合大脑皮层再度发育,荷尔蒙开始上升的青少年读者。 漫画绘图本 Raina Telgemeier 的漫画绘图本最近是大热。喜欢书里面细腻的描写青春期少年的心理,朋友之间的挤兑拆台还有亲情、友情的故事。 小屁孩日记 作者完全掌控书中主人公那个年龄段的心态,传神的描画出一个男孩的青春期。里面有天真,有叛逆;有无奈,有可笑。每次弄巧成拙后又“大难不死”。作者通过以日记的形式来刻画主人公的复杂心理,搞笑不断。和他配套的电影也是笑料不断。 如果国内的读者能够把上面的书都读懂,那么你的英语水平已经很生活化、口语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