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筱贊err 于 2015-2-27 12:16 编辑
春节假期转眼过完了,不仅大人要正常工作了,孩子们也一样要收心准备上学了,相信节日里很多孩子肯定都玩野了,昨天出门的时候还看到邻居送他们家姑娘,那叫一个难呀,估计很多妈妈也会遇到这种问题,有下面这些方法就不怕孩子不肯上学了
一位妈妈这样告诉我:
之前给我儿子定下的很多规矩,都在春节里被打破了。比如他看中某个玩具,以前不给买,孩子哭两声也就算了;可是因为过年,不希望把孩子搞得哭哭啼啼的,基本是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买了。于是一堆玩具堆在那里,把屋子里搞得乱七八糟,我只好跟在屁股后面收拾。现在我儿子直接跟我说:妈妈,我不要去上学了,我要一直玩。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孩子。道理说了很多也是没用。只要大人板起脸来,他就会哭闹。请问罗老师,我该怎么做更合适呢?
今天的文章,我就有关玩具问题做一个统一回复,顺便谈一谈如何帮助孩子们收心回到正轨的问题。
问题一:要禁止孩子电动玩具吗?
罗老师,我平时不怎么给孩子买玩具,喜欢就地取材,将家里的菜啊、面团啊、废纸盒啊什么的收集起来,变成孩子的玩具。孩子也玩得很快乐。可是,春节回老家,家里老人、亲戚朋友给孩子送了很多高大上的玩具,什么火车、电子音乐鸟等等。孩子现在似乎更喜欢这些玩具了。我总觉得这样不太好,该怎么引导孩子呢?
这位妈妈的困惑很典型,她忧虑得也有道理。我一直都不太赞成给小孩子们卖电动玩具。自制玩具最好。
父母陪孩子一起动手,自制一些小玩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最好是孩子也能参与到玩具的制作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的手部动作得到发展,还能够发展孩子的创造力。从心理层面看,玩自己制作的玩具,会让他有成就感,并建立正确的自我价值感。另外,一些益智类的玩具,如积木、拼图等也都很好。
至于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电动玩具,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帮助。有些玩具为了引起孩子注意,增加乐趣,还设有闪光功能,但是孩子很可能因为好奇而盯着闪光部位看,而导致孩子视力下降、散光等问题。如果音乐 声音太大,还会伤害孩子的听力。所以,这类玩具,尽量少给孩子玩。
其实,这位妈妈面临的深层问题,是如何对过年期间被惯坏了的孩子,重新设立规范、拉回正轨的问题。
由于过年的特殊性,加上亲戚朋友们对孩子的宠爱,期间孩子固有的很多规则被打破。这对于一个已经入园的孩子,尤其是件困难的事。父母们有必要把孩子们从节日的气氛里逐步拉回来。
不过,请记得,不要直接上去用强制的口气跟孩子说:“你不许玩这个了”“你不能做那个了”。不如找个孩子情绪好的时候,跟孩子好好聊一聊,重申下规则,并且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
譬如: 不要单纯地不允许孩子玩某个不好的玩具,而是提出另外一个替代品,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 不必立刻要求孩子完全一点动画片不能看、一点电子游戏都不能玩,只需要逐步缩减接触这类电子屏幕的时间,直至恢复原来日常 生活的接触时间长度就好了。
问题二:孩子对益智类玩具不感兴趣怎么办?
罗老师,我儿子2岁了,正是喜欢玩玩具的时候。趁着春节玩具促销,我给孩子买回了很多好玩的玩具,如益智拼图、积木之类的。可是买回来之后,他却都不喜欢玩,就都堆在一边,我实在是看不下去。别人家的同龄小朋友很喜欢这样的玩具呢。为什么我儿子会对玩具没有兴趣呢?我该怎么引导呢?
这位妈妈所收的益智拼图、积木,也许因为孩子之前没有玩过,孩子感觉玩起来有困难,再加上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引导的话,孩子就很难真正体会到这些玩具的有趣之处,提不起兴趣也就正常了。
所以说,希望孩子玩得更丰富、更有营养,父母的早期引导很重要。如果玩具买回家后,就丢给孩子自己玩,自己却拿个手机坐在一边玩,孩子可能会更喜欢那个手机,而不是这些玩具。如果在陪孩子一起玩的过程中,总是对孩子指手画脚,指出孩子的错误,那么孩子对这些玩具的兴趣自然会减弱。
陪孩子一起玩,尤其是这种益智类的拼图、积木,父母不需要一直手把手地教孩子怎么玩,只需要给孩子演示几次就好了。孩子进入状态后,父母就少**,只坐在一边陪伴就好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起到的就是一个陪伴、支持的作用。
还有就是,给孩子买玩具,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爱好。如果孩子喜欢车,你却偏给他买毛绒玩具;如果孩子喜欢玩过家家,你去偏给她买玩具;如果适合5岁孩子玩的玩具,你却偏买给3岁的孩子玩,孩子自然会不喜欢了。
问题三:有必要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吗?
罗老师,我家孩子3岁了。我发现孩子越大,玩具越多,家里都快变成游乐场了。尤其过年这阵子,家里来客人,我忙得根本没时间管他。这些天只要是在家里,他都把玩具全都翻出来玩,搞得家里乱七八糟的。每次都要我给他收拾“残局”。
这仍然是一个规则建立的问题。
孩子2-4岁的时候,正是规则建立的敏感期。这时,可以利用这个敏感期,培养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的习惯。
当然不是说父母要给孩子下**性规定——玩具要自己收拾,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拒绝收拾玩具。
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准备一个玩具区域,每天从固定的地方拿玩具,玩玩之后,再和他一起放回到固定的地方。渐渐地,他就会养成这个收拾玩具的好习惯了。
另,因为孩子还小,总让他独自收拾玩具,孩子很容易有畏难情绪。所以父母陪孩子一起收拾他们的玩具、物品,引导孩子物归原位很重要。当然,若孩子能够独自管理好自己的玩具、物品,还要记得给予及时的鼓励。
问题四:孩子对玩具总是喜新厌旧怎么办?
罗老师,我孩子4岁了,对玩具总是喜新厌旧。这个春节,我家给孩子买的玩具比去年一年的还要多。本来年前就给他买了几辆车了,可是他每次看到玩具车还会吵着要买。如果是平时,我不会答应的。可是因为是春节,就答应了他一次。可是他马上就利用我的这个让步,只要看到喜欢的玩具,就要求买,每次都说是最后一次。如果我不给他买,家里其他人就会给他买。这样一来,孩子几乎次次得逞。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总是喜新厌旧,玩具玩不了几天就不喜欢了,又吵着要买新玩具。这可怎么办呢?
其实,喜欢新事物,是人的天性,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一样。所以喜新厌旧并不是孩子的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规则感的建立。
正是因为大人的不坚定、不一致,规则才一次次被打破。而孩子因为玩具太多了,并没有办法专心玩某一个玩具,所以造成了这个玩一下,那个玩一下,觉得不新鲜了,又想要买新的。
不妨跟孩子聊聊:“这个春节是个例外,现在春节过完了,我们的规则仍然是要坚持的。”并跟孩子约定好,每个月买玩具的预算是多少,大人给出一个额度范围,由孩子自己确定。孩子有能力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当中去,他会更愿意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
另外,孩子之所以沉迷于新玩具带来的新鲜感,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的陪伴少,或者陪伴质量低。因此,建议节后父母抽出专门的时间,多带孩子出门去玩更有意思、更健康的户外运动、游戏等。
本文虽然只就玩具一事做了集中回复,但是孩子生活中其他内容的管理,也都是相通的,说到底都是一个重新建立/内化规则的问题。
父母在帮孩子重建规则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与孩子正式沟通,给孩子一定的决定权,让孩子有参与感; 2.不要期望立刻通过威逼利诱改变孩子,给他们一个缓冲空间和时间,循序渐进地来帮孩子收心; 3.原有规则被打破的,跟孩子说明,春节是例外,现在要重新回到正轨,与孩子重申规则;原本就没有建立过规则的,则有必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了; 4.陪伴孩子一起度过前期的适应阶段,不挑错,只鼓励;若遇到孩子哭闹,给以共情,或者帮助转移注意力,但需坚定地坚持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