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5-26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3685
- 精华
- 0
     
- 宝宝生日
- 2009-07-27
|
我们可以自己做个试验。先把绿豆和大米打成浓浓的糊,然后加入一半牛奶,一起煮一下,再平铺到盘子上,薄薄的一层,放一夜时间,它也很有可能形成薄薄的凝胶膜。只不过,淀粉的效果比较差,胶的韧性没有那么好。
原来是增稠剂带来的正常现象啊。说到这里,人们可能就不那么害怕了。不过呢,这并不代表这类乳饮料产品值得买。
如果不是网友的这次试验,恐怕很多人至今从来没有好好看看饮料的标签,尽管自己已经喝了好几年。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其中只有30%的牛奶,5%的果汁。其他配料是水、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三种增稠剂、糖和阿斯巴甜这种甜味剂、三聚磷酸钠这种保水剂、乳酸链球菌素这种防腐剂,还有有机酸和香精。尽管它们都是国家许可使用的添加剂,但至少消费者应当吃得明白,知道自己到底吃到了多少牛奶,多少果汁,有多大营养价值。
实际上,其他所谓“果奶”产品,也都大同小异,奶的比例低于三分之一,果汁不超过10%。它们和各种酸甜味的乳白色含奶饮料一样,在分类上属于“乳饮料”,也就是说,它们的主要营养价值不超过纯牛奶的三分之一。——看起来像奶的东西,不一定有资格叫做牛奶。喝起来很粘稠很“有内容”,都是增稠剂的功劳;香甜可口的味道,是糖、甜味剂和香精的贡献。即便加入一点果汁,也不会改变这些基本事实。
|
|